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袁軍鵬研究員等曾對國內23家政府部門和科研單位列出的總計41種科研不端行為表現進行過統計,其中僅有5種科研不端行為被8家以上的部門和單位同時列出。 這個統計表明,學術共同體尚未對科研不端行為的具體表現進行系統梳理并達成廣泛共識。 一是行為主體是科研人員。 一些政府文件中把科研機構和基金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的不當作為也列為科研不端,并不妥當。
“科技評價和學術評價系統的完善,是導向的確立和價值觀的重塑,是提升我國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一環,將對我國科研事業和人才培養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同的高校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應該對照文件精神,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結合學科發展實際,制訂本校科技評價的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
科研人員可能會因為科學態度不公正客觀、不尊重同行學術貢獻,或有門派歧視等原因而受到學術不端指控。 被指控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以及該行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認定學術不端的要點。 12.隱匿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