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3-2017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黔ICP備19012782號-3.
學術界要想解決學術不端行為,要有充分的學術批 評空間,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學術批評氣氛。 學術批評是學術領域 中用來開展學術商榷、學術指謬、學術反思和思想批判的一種促 進學術繁榮發展的學術活動形式。
對于學術不端,看我們怎么去定義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其實簡單來說,學術不端就是剽竊抄襲別人的作品,占位己有;亦或者同一篇文章,先前發表了中文,隨手翻譯成英文,又想去發SCI等 首先是學術造假,包括兩方面。
學術不端行為敗壞科學界的聲譽,阻礙科學進步。 學術的意義是求真,探求真理本來應該是每個學者的崇高職責,誠實也應該是治學的最基本的態度。 人類的活動很難找出還有哪一種像學術這樣強調真實,學者也因之受到公眾的敬仰,甚至被視為社會的良心。
從芯片造假、抄襲的博士論文到80%復制比例的出書多說明目前學 術不端行為的廣泛性和頻發性。 為此,科學技術領域的學術不端行為受到科學界 的廣泛關注,并予以認真研究努力尋求對策。 2.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 2.1 抄襲和剽竊 2.1.1 抄襲和剽竊的定義 抄襲和剽竊是一種欺騙形式,他被界定為虛假聲稱擁有著作權,即取用他人 思想產品,機器作為自己的產品的錯誤行為。